毀滅戰士:黑暗時代終於問世,如果你和我一樣熱衷於手持遊戲PC,你可能會好奇華碩ROG Ally X是否能流暢運行它。雖然每秒30幀是我對可玩效能的基本要求,但更高的幀率——尤其是60fps——自然更理想,儘管對這樣一款圖形密集型遊戲來說或許不切實際。
系列前作《毀滅戰士:永恆》因其在Ally上的完美表現而備受讚譽。然而,如果你期待《黑暗時代》能有類似表現,請做好失望的準備。
關於硬體的說明
目前PC遊戲手持裝置市場極具多樣性,但華碩ROG Ally X仍位居頂尖之列。雖然它採用了與其他高階手持裝置相同的AMD Z1 Extreme晶片組,但其優勢在於更出色的記憶體容量。此型號擁有24GB系統記憶體,預設分配16GB給GPU——且記憶體速度顯著提升至7,500MHz,以增強記憶體頻寬。這對於優化Z1 Extreme的整合顯示至關重要。
Ally X是測試《毀滅戰士:黑暗時代》嚴苛需求理想案例,可作為當前世代手持裝置性能的基準。在今年晚些時候次世代型號問世之前,這款裝置代表了便攜遊戲性能的上限。

最佳手持遊戲PC
華碩ROG Ally X
憑藉雙倍電池容量和顯著更快的記憶體,華碩ROG Ally X已確立其作為當今頂尖手持遊戲PC的地位。
效能測試方法
測試前,請確保您的系統軟體為最新版本。在ROG Ally X上,只需進入Armoury Crate的更新中心並安裝最新的AMD Radeon圖形驅動程式(RC72LA更新)。
為達最佳測試條件,我將Ally X保持在Turbo模式(30W)並接上電源。紋理池大小設定為最大值4,096MB(預設為2,048MB),充分利用裝置的24GB記憶體容量且未觸及系統極限。
所有測試均在停用解析度縮放的條件下進行。由於幀率目標無法達成,動態解析度產生的結果與固定的720p基準測試相同。
效能解析
| 預設/解析度 | 1080p | 720p | 
|---|---|---|
| Ultra Nightmare | 15fps | 24fps | 
| Nightmare | 16fps | 24fps | 
| Ultra | 16fps | 24fps | 
| High | 16fps | 26fps | 
| Medium | 17fps | 30fps | 
| Low | 20fps | 35fps | 
測試聚焦於Hebeth的開場片段——這是一個密集的戰鬥場景,透過多重特效和粒子系統對硬體施加壓力。
1080p解析度下的表現 across all presets proved inadequate across all presets,幀率範圍從15fps(Ultra Nightmare)到20fps(Low)。在720p解析度下,Medium設定終於達到可玩的30fps性能,Low設定則可達到35fps。
當前世代的限制
雖然我對手遊PC依然充滿熱情,但《毀滅戰士:黑暗時代》暴露了它們的技術限制。Ally X運作起來相當吃力——僅有在720p解析度下的Medium/Low預設能達到最低可玩幀率。
Steam Deck用戶由於其規格較低,面臨更大挑戰。當前世代的手持裝置普遍需要妥協——若想達到30fps,需預期在800p解析度下使用Low設定。
然而,未來依舊充滿希望。傳聞中的次世代行動晶片組,如可能驅動華碩ROG Ally 2的AMD Ryzen Z2 Extreme,或許能更好地應付像《毀滅戰士:黑暗時代》這樣需求嚴苛的遊戲。
 
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