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atGPT開發者提出質疑,認為中國高性價比的深度求索AI模型可能使用了OpenAI的專有數據進行開發。
本週,川普將深度求索描述為美國科技公司的「警鐘」,此前輝達市值蒸發近6000億美元。深度求索的崛起引發AI相關企業股價大幅下跌。作為AI系統主要GPU供應商的輝達,創下16.86%的單日歷史跌幅——這是華爾街史上最大跌幅。
其他科技巨頭跌幅較小但仍顯著,微軟、Meta和Alphabet下跌2.1-4.2%,AI伺服器製造商戴爾則下滑8.7%。
深度求索推廣其R1模型為西方AI服務(如ChatGPT)的平價替代方案。該公司聲稱基於開源DeepSeek-V3框架構建的系統,所需的計算能力大幅降低且僅花費600萬美元訓練——儘管部分專家對這些主張存疑。
這場突然的競爭動搖了投資者對美國科技公司巨額AI投資的信心。深度求索用戶數快速擴張,在能力引發廣泛關注之際,曾短暫成為美國下載量最高的免費應用。
《彭博社》最新報導指出,OpenAI與微軟正在調查深度求索是否不當利用OpenAI的API來強化自身模型。OpenAI發言人向《彭博社》表示:「我們注意到中國企業與其他機構不斷嘗試從美國頂尖AI系統擷取知識。」
審查重點鎖定一種稱為「蒸餾」的技術,開發者透過從更先進系統提取數據來訓練新模型——這違反了OpenAI服務條款。
川普的AI政策顧問大衛·薩克斯向《福斯新聞》評論:「明確證據顯示深度求索挪用了OpenAI模型的知識。預計美國AI領導企業將實施更強力防護措施。」
觀察家指出這些指控的諷刺性,鑑於OpenAI自身也曾深陷訓練數據爭議。科技分析師艾德·齊特倫發推文稱:「這個靠爬梳整個網路打造ChatGPT的公司,現在竟因別人可能使用其輸出而抱怨?虛偽程度令人咋舌。」
OpenAI先前曾為使用版權材料辯護,在1月告訴英國議員:「現代AI開發必然涉及版權內容——若排除這些,我們只能訓練基於百年公有領域作品的模型,製作出無用的系統。」
隨著生成式AI快速發展,關於訓練數據的爭論愈發激烈。《紐約時報》於2023年12月控告OpenAI與微軟涉嫌侵權,此前喬治·R·R·馬丁等作家也已提起訴訟。
法律模糊地帶仍然存在,如2023年美國法院判決AI生成藝術不享有版權保護,維持2018年版權局「需有人類創意投入才受保護」的立場。